“参加竞赛提升了我在外科手术、病原检测和禽病理剖检等方面的能力,为下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李雪婷说。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技能大赛上,该校代表队再次以优异成绩获大赛最高奖——特等奖,这是该校连续四次获此殊荣,也是该校本年度第二次在国家级动物医学类专业技能大赛中斩获最高奖,实现了动物医学国家级竞赛双丰收。
做好“针线活”
历时12个月,历经四轮严苛的培训、考核和遴选,最终李雪婷、刘啸颖、方华荣、马鸣灼、伍清滟5位同学脱颖而出,一路披荆斩棘,最终获全国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技能大赛特等奖。
提起最初的校内选拔,方华荣说:“当时为了能通过考核,每天都在练习打结和缝合,速度远远超越了当初手术课的考试成绩。现场考核时,即使磕磕绊绊、存在很多问题,也都坚持完成。”
和方华荣一样,所有参加选拔与比赛的同学都在课外时间投入紧张的备赛。哪怕是在寒假,动物医学院张欣珂老师还给每位同学发了一套缝合器械,鼓励大家勤加练习。他说:“课上教过的操作内容要常学、常做,正所谓一日不练手生,三日不念口生。”
作为此次竞赛的领队,学院卢德章老师印象最深刻的是参赛同学每天都在竞赛群里上传自己缝合练习的照片,一天都没有间断。国庆假期,大家集中训练,一些实验耗材因放假未能及时补充,学院其他老师得知消息,把自己实验室暂时不用的小鼠给同学们训练用,保证了大家的集中训练。
苦练“磨刀功”
实验课在外科兽医手术学中占很大比重。从早上7点多准备,一直要到下午五六点才结束。每次上课,张欣珂总是第一个到手术室,最后一个离开。最长的一次,他连续上了12天手术实验课,每天都是连续10小时以上。指导学生做完手术,张欣珂还要亲自上阵示范。为了让学生看清手术内容,张欣珂利用手机、投影仪等“发明”了“手术直播”,还利用教学动物医院的临床手术给学生“开小灶”。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兽医,从理论到实践各环节都需要有充足的知识和技能储备。王兴龙是兽医传染病学任课教师,带领同学们加入学院传统“查房”实验。所谓“查房”,就是在兽医传染病学的课程实习中,每天4个时间段对实验动物进行数据采集,连续12天。
十多年来,王兴龙和团队教师一直坚持与同学们共同参与“查房”。他说:“这是老前辈赵余放教授传承下来的实验内容,历经40年、3代教师凝练提升,形成了特色鲜明、涵盖兽医培养体系80%以上操作技能和几乎所有课程理论知识应用的实践教学模式。这门课程实习已经成为众多校友返校回忆的经典,也被多所兄弟院校模仿应用。”
在一次次的实验中,学生传承了这种“工匠精神”。从备赛初期就制定日程表和签到表,详细记录每次数据。手术中每一步谁负责,每个人每个时间点每一个动作的走位,手术衣、包装等垃圾如何丢弃,如何摆放耗材,甚至实验室卫生打扫、动物每日喂养也都有详细的规定。
夯实基本功
对动物医学专业来说,要点在“学”,重点在“练”,夯实“基本功”。往届的获奖选手许多已经走向社会,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继续书写着“诚朴勇毅”的新篇章。
在新疆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的动物医学院2018届校友杨涵琪说,回忆起大学5年,印象最深的是代表学校参加第四届全国“生泰尔杯”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最终获得大赛特等奖。血凝试验操作六字口诀——“一档吸二档打”仍然记忆犹新。在训练中,做一次血凝试验就需要使用移液枪40余次,为了提高血凝板利用率,每天都会做四五次重复试验,打枪头近200次。除此之外,在空闲时间还会自主练习,直至大拇指酸痛,甚至形成了肌肉记忆。
2014年以来,动物医学院探索构建了以课程实践为主体,临床综合实习和技能竞赛为“试金石”的“一体两翼”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培养了一支业务精湛、精益求精、结构合理的指导教师队伍,真正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标,形成了一整套既符合学校实际,又具备较高推广价值的实践教学体系。迄今历届获奖学生42人,升学率97.62%,其中博士毕业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10人,毕业生就业率100%。近5年毕业生对教育教学、学风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整体评价满意度均超过95%。
动物医学院副院长王建国表示:“动物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及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我校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历来以动手能力强而被行业广泛认可。下一步,学院将持续优化培养方案和培养环节,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社会和行业培养更多懂理论、会技术、进得来、留得住的专业人才。”(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通讯员 赵真萍 王学锋 记者 冯丽)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