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搜狐IT 丁丁
在《卫星宽带与多媒体》主编黄序看来,不管是山寨还是正规产品,处于战国时代的OTT互联网电视机顶盒目前基本都“没戏”,很多厂商往往是靠“从众”心理加入进来圈地刷存在感,充满潜规则的OTT市场还需要在运营模式的探索中不断地洗牌。
搜狐IT根据对黄序及部分广电机构、OTT厂商的采访内容做了简单的归纳总结与大家分享:
山寨OTT的门槛
由于OTT方案提供商众多,只要山寨厂商有资金有需求,方案商可以提供包括提供公版软硬件、定制等的一条龙全程技术服务。在生产环节,所有的链条、供货商等都分得很细,OTT山寨厂只要找个车间做组装就可以批量出货。
低端山寨OTT的硬件一般采用ALi(扬智科技)及珠海炬力等几家的方案,这种机顶盒使用了Linux系统,本身提供的内容较少,但优势是便宜。板子只要60-70元,再加上外壳、电源等,80元以内就能做出来。如果再加WIFI模块的话,每台的硬件成本也只在此基础上增加十几元。厂商批发给经销商每台盒子甚至只赚几块钱。
黄序表示,山寨OTT主要是靠卖硬件来赚钱。在利润率非常低的情况下,这类山寨OTT还是走之前传统PC的路子,主要靠走量来赚钱。
而档次稍高一点的OTT盒子,一般使用了高主频、多核的硬件方案,Amlogic(晶晨)、Mstar(晨星)、全志等都有不错的方案推出,而ST、博通等国际型厂商也开始布局OTT业务。这类盒子普遍使用了Android系统,可以给用户提供更多样的内容及应用服务。这种更高端的盒子,售价一般都在200元-600元之间。
除了Android系统的开放性,用户可以随意安装应用之外,这种山寨盒子的厂商为了增加附加值,往往还对系统UI进行开发或定制,内置知名视频网站的内容,有的厂商甚至自行搭建视频服务器,为用户提供境外视频节目。
众厂商圈地卡位
OTT这种高主频多核的硬件也被知名厂商所采用。与山寨厂商产品的区别在于产品的零件、模具及软件UI、内容提供等方面略胜一筹。更重要的是这些厂商普遍有了一个“官方”的身份。
虽然已经有几家OTT内容提供方通过打包服务或其它增值服务向用户直接或变向收费,但大多数OTT目前还没有较好的盈利模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深圳家电厂商中层表示,尽管上层对OTT业务前景非常看好,但OTT的现状使得他们进入这个领域更多的是抱的“从众”心态。竞争对手已经上了OTT,如果他们不做,肯定会让人觉得这家企业战略存在问题,于是不得不也推出类似的产品刷刷存在感。尽管出货量不一定多,一旦有了明晰的模式,也好迎头赶上。
视频网站向来是喜欢OTT的。在OTT刚刚兴起时,OTT厂商与视频网站就一拍即合,有的网站会向OTT厂商开放API接口,使这些OTT产品能直接引用视频网站内容,大多数网站也适时推出了OTT版本的APP,实现跑马圈地的目的。
正规军的灰色链条
根据2011年底,广电总局《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简称181号文),OTT机顶盒或OTT电视产品,需要与有广电血统的七家有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牌照的机构合作,使用他们的集成播控平台接入内容,并且只能与集成播控平台连接,不能访问公共互联网内容,不能在“三网融合”试点地区以外的区域销售,以达到所有向用户提供的内容“安全播出、可管可控”的目的。
于是,所谓“正规”的OTT机顶盒都找到了相关的牌照合作方,拿到了广电OTT的“序列号”。但在实际运作时,大多数正规OTT产品除了提供牌照方的内容外,还可以任意访问、安装视频网站客户端及第三方应用,并且也没有所谓的地域限制。
有些厂商的盒子尽管出厂时符合广电的要求,但往往产品发布上市后不久,就会有“第三方”提供破解、刷机等教程,使得产品不再戴着广电的“紧箍咒”,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电视机顶盒。而很多OTT视频软件也能得到这些OTT厂商的支持,使其应用在机顶盒上得到完美适配。
除此以外,随意增加盒子的生产量也成为行业的潜规则。据了解,OTT厂商在取得广电牌照方的授权时会获得一定的生产数量,但在生产时,很多厂商产量会更大。出货量远远大于获得授权的数量。多出的数量并没有所谓的序列号,但也会正常销售并使用相关的服务。据称,对于OTT厂商这样的做法,牌照方也会了解,但由于已经有经济合作,牌照方一般是采用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不予追究。
广电的DVB+OTT模式
颓势的广电运营商在互联网企业的夹击下,自然也对OTT前景看好。凭借着残存的地位,广电运营商也在探索“DVB+OTT”(数字有线机顶盒+OTT机顶盒融合)的新模式。在2014年CCBN展会上,DVB+OTT这种融合技术成为众多方案及产品厂商追逐的热点。
广电的有线数字化改造,最终将走向IP化。基于IP化为用户提供直播节目及OTT内容,可以弥补两种业务的存在的不足,实现互补。拥有超过2亿户用户及官方的背景,广电运营商自然不会放过这一优势。日前,湖南已经启动了DVB+OTT机顶盒的更新换代工作,预计3年内,湖南省将替换300万台以上的机顶盒,实现DVB+OTT业务的覆盖。而歌华也在尝试在原有交互机顶盒上增加配件的方式,实现DVB+OTT功能。据了解,由于这类DVB+OTT方案提供商普遍在与广电牌照方、视频网站、电商等存在合作关系,如果广电运营商的创新步伐能跟得上互联网企业,DVB+OTT也会给我们留下了比较大的想像空间。
国外数据称大约80%的家庭应用是在视频方面,客厅作为互联网、家电和广电企业争夺的又一战场,OTT业务自然是各家的必争之地。开放、低门槛的OTT也让用户的忠诚度几乎为零。如何通过差异化的服务,培养用户的习惯,增加用户的黏性也许是下一阶段OTT们应该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来源: 搜狐IT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