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念群
在经历了与父亲张艺谋联合执导的一点五年级作品《狙击手》后,张末终于拿出了她的二年级独立导演作品《拯救嫌疑人》,此时距离她一年级作品《28岁未成年》过去了八年。
《拯救嫌疑人》剧照
作为张艺谋和前妻肖华的长女,张末16岁考进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系,本有机会摆脱电影家庭的桎梏,可后来又经李安引荐,进了纽约大学攻读编剧导演硕士。学成归来的张末并未借父亲的资源独挑大旗,而是像一个实习生追随父亲左右:2009年做了《三枪拍案惊奇》的幕后剪辑和字幕师,《山楂树之恋》喜提副导演之职,《金陵十三钗》又多一个翻译岗,直到2016年才从父亲身边正式“毕业”,完成导演处女作《28岁未成年》。
《拯救嫌疑人》并非原创剧本,而是打起了韩国电影《七天》合法版权的“小抄”。故事沿袭了原片的主体脉络,甚至连女主人公与女儿在浴缸里秀腿以及绑匪用狗取药等细节都一模一样。这种剧情高度重合的操作似乎不应称改编,而该叫翻拍。
翻拍的好处是,它有一副经受过观众检验的骨架,如前作算不上经典,就很容易站在前辈的肩膀更上层楼。翻拍的风险在于,有太多平行对比的诱惑,比如叙述、表演和调度等如双屏展示于观众视野,如你精进之处不够,很容易被较真的看客嫌弃。
当然剧情上的改造还是显著的,比如原片是直奔主题,快速进入紧张的倒计时绑架案,张末的开篇则把男主角的戏提拉上来,做满了双主开局的架势。小小变化把男主彪悍而不失莽撞的形象立了起来,并加入了与上司不和以及停职的戏剧性。但这个加法一部分是在原作里男主被兄弟单位追查的空间腾出来的,且满满上世纪80年代港片人物的即视感。
人物上的加分项,主要是惠英红饰演的受害人母亲。在剧情反转之前,受害人母亲的出镜率并不高,甚至有意让她远离焦点,仅留下这个妈有点怪的芥蒂。这点在原片里也是如此。原片为了消除大众顾虑,甚至在律师冒充媒体家访时就戳穿了她;张末版本的怪妈则假装人畜无害,直到庭后大反转。张末对反转的处理比韩国人的版本来得更具冲击力。惠英红不愧是香港影坛常青树,当她的小宇宙撞针触发,脸上的每一颗汗珠都是令人肝颤的戏。
相比之下,张小斐对律师一角的演绎中规中矩。可能因为开局倒计时的紧张感被男主稀释,并没有让观众第一时间进入争分夺秒的共情,故看明星脸的时候远大于看危机妈妈。类似问题韩国版里也有。虽说金允珍凭借该片拿下韩国大钟奖影后殊荣,但那么多特写怼到演员脸上时,还是令人不由自主地被她五官零件的现代韩式医美所吸引。
韩国电影《七天》拍摄于2007年,是时韩风强劲,且医美还未在我国泛滥成灾,韩片整体适口性不错,加上影片节奏紧凑,叙事流畅,一度是我们悬疑片盲区里的小灯塔。然而时过境迁,我们的电影市场经历了《唐人街探案》和《误杀》等淘洗,尤其是一大堆或改编或翻拍的涉案烂片的冲刷,中国观众早已不再是投喂尝鲜的当初,现如今就连《消失的她》这种票房超35亿的流通品,在文青集散地评分也仅勉强过及格线。
很遗憾,张末的《拯救嫌疑人》与韩国版并没有拉开分水岭,在一系列的平行对比中多处下风。尤其关键嫌疑人的重塑,简直是降维打击。原片里是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人,有前科,剧情和表演都保持高度悬疑,并给足了演员弹性发挥的空间。到了张末的镜头里却是个简单的工具人。导演先是把他塑造得人畜无害,把他好人的假象榨干,剧情需要反转时,一个细节让他秒变坏蛋。惠英红饰演的妈妈的反转,也有类似的问题,好在老演员实力担当,能用她的表演魅力盖住剧情编排上的机械。个人认为,肖央更能胜任嫌疑人一角,他是当下少数可以在好人与坏人间切换自如的演员。
《拯救嫌疑人》的致命伤,在于其翻拍土壤的适应性。和《误杀》《唐人街探案》类似,影片将故事的发生地放在泛亚华人区,这对于涉案题材来说,可以巧妙规避诸多红线风险。问题是《拯救嫌疑人》不仅是涉案悬疑,它更是庭审博弈,涉及更多法律适用和程序法的问题。片中一审二审的流程等有我们的法律痕迹,但“疑罪从无”的庭辩形同儿戏,证据链、辩词和煽情均毫无说服力,嫌疑人甚至郑重抛出“想活就该死吗”的废话。且在证据明显不足漏洞百出的前提下,让葫芦僧断葫芦案,亦根本无法自圆。
当然,《拯救嫌疑人》能够大规模点映而没见光死,说明它的群众基础和生命力。它撬动的市场体量和《消失的她》不可同日而语,但它的创作和《消失的她》类似,均属于槽点满满但整体还绷得住的作品。关键是他们都能撬动社交流量,让吃瓜者的社交细胞运动起来。
最最遗憾的是,我们明明看到了张艺谋对女儿手把手的传道授业,却没有在张末身上看到她女承父业的艺术基因――两部独立作品皆是商业及格线的低诉求。关于庭审和悬疑的女性手笔,我们今年领略了如斯汀・特里耶执导的《坠楼死亡的剖析》;关于80后新晋女性导演,欧洲有卡拉・西蒙(《阿尔卡拉斯》)和埃斯蒂巴利斯・索拉格伦(《两万种蜜蜂》)等强势崛起,北美也有华裔女导演突出重围,而我们在这块越发显得后继无人。(作者为电影评论家)
来源:光明网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