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25日消息 近年来,养犬的人越来越多。然而,不文明养犬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公共问题也接踵而至。10月16日,四川崇州犬只伤人事件广受关注,再次引发公众对养犬管理问题的讨论。城市养犬管理难点在哪?如何推动城市养犬管理更加精细化?记者就此采访相关专家。
城市养犬管理难点在哪?
近年来,因违法违规养犬和不文明养犬行为产生的安全、卫生、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加深了部分人群对养犬群体以及宠物犬的误解与排斥,也让非养犬群体和养犬群体间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给城市管理带来不少隐患。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表面上因犬产生的矛盾,说到底还是人与人的矛盾,是管理的问题,因为所有的动物都不能为行为的后果负责。”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科学家孙全辉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孙全辉指出,城市养犬管理的难点在于其涉及登记管理、疫病防控、市场交易、城市管理、收容领养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这些部门如果缺乏有效沟通和协作,就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只有所有的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犬只管理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孙全辉强调,比如,加强犬只的登记和管理,对所有犬只实施芯片标记,方便犬只的监管以及对饲养者追责;普及犬只疫苗注射,消除狂犬病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威胁;控制犬只的繁育和交易,从源头上减少流浪犬的数量;加大责任养犬、文明养犬教育,缓解人犬冲突;推动犬只绝育和收容领养,减少犬只数量和流浪犬规模。此外,有条件的城市建议增加犬只户外活动所需的空间和设施,这样不仅有助于犬只的管理,也能促进社会和谐,提升犬只福利。
北京一小区张贴“文明养犬温馨提示”(央广网记者王迟摄)
多地宣布加强养犬管理
目前,全国多地宣布将加强养犬管理,一些社区、小区物业也发布倡议书呼吁文明养犬。
郑州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10月17日起开始严查未拴绳犬只,看到没有拴绳的狗直接抓走,确保维护市民安全。
四川省射洪市10月17日发布《射洪市公安局关于加强养犬管理的通告》,将实行全面的养犬登记和发证制度。城市地区的养犬人必须对其宠物进行登记并接受年检。禁止饲养烈性犬和大型犬,以降低潜在风险。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已经出台养犬管理条例,如《长沙市养犬管理条例》《太原市养犬管理条例》《重庆市养犬管理条例》等,这些管理条例明确养犬必须办证、遛犬必须牵绳、要给犬挂牌、要对犬接种狂犬病疫苗及个人禁养烈性犬等。
专家建议完善立法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不断发展,与犬只有关的问题不断涌现,国内呼吁加强犬只管理的呼声也越来越多。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陈玮带来一份关于制定《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的议案。伴侣动物特指犬和猫这两类物种,她认为,无论是从防疫的角度,还是从保护与管理的角度,都亟待制定一部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专门立法,来解决围绕伴侣动物发生的社会治理问题。
2021年5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正式施行,其中明确指出“携带犬只出户的,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防止犬只伤人、疫病传播。”
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胡小武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养宠物是公民的权利,但饲养宠物的前提应是按照规定饲养及约束。面对养犬所带来的一系列矛盾、冲突,有必要完善立法,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加强执法刚性,发挥惩戒警示作用。推动社会治理更加精细化,既保护养犬人的权益,也保护广大公众的权益。”
孙全辉指出,作为现代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在犬只管理方面已有不少成功经验和良好实践可供借鉴。犬只是与人类接触最密切的动物之一,虽然国内不少省市已经出台犬只管理条例,但标准参差不齐,内容和要求也各异,影响了犬只管理的实际效果。在国家层面制定一部犬只管理的条例或法律,会提升全社会对犬只管理的重视程度,引导社会形成责任养犬的意识,也有助于明确相关部门在犬只管理中的分工和职责,提升犬只管理成效。
来源:央广网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