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河源头的牧民家做客
到“黄河九曲第一湾”感受大美无言
看昔日戈壁荒滩如何披上绿装
吃一碗热气腾腾的当地面条
听沿岸百姓深情吟唱黄河谣
……
今年9月
新华社启动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行进式报道
生动展示黄河两岸新变化
行走黄河
有哪些难忘体验和感悟
9位新华社记者为您讲述
水与光的舞蹈
黄河,从巴颜喀拉山脉出发,一泓清泉汇纳百川,终成滔滔之势。千百年来,这条母亲河养育了两岸百姓,滋养中华文明。而今,行走在黄河岸边,传统与新生交织的气息扑面而来。
初秋时节,当怒放的龙胆花装点着河曲草原,我们与41岁的牧民扎西曲培一家相遇。走进帐篷,这个普通牧人家庭的点滴,为黄河岸边的传统与新生写下生动注脚。和祖辈父辈相比,新一代牧人的生活不一样了:转场用汽车,放牧靠摩托,餐桌上有酥油糌粑,还有丰富的应季水果。除了放牧生活,我们聊得最多的,是扎西曲培的两个孩子。扎西曲培说,两个孩子都在读书,将来,他们是要从这里走出去的,去看更广阔的世界。
黄河蜿蜒而下,行至青海龙羊峡水电站,高峡平湖,波光粼粼。水库岸边,金色阳光洒向塔拉滩,在一眼望不到边的太阳能电池板上反射出淡淡的蓝色光芒。水与光的舞蹈改变了这里。昔日的塔拉滩,本是一片荒漠。近年来,当地利用塔拉滩光辐射强烈、日照时间长的优势,投入建设光伏发电基地,大力发展“阳光产业”,荒滩变身产业“银滩”。更神奇的是,光伏组件离地架设,为植被生长留下空间。宽大的光伏板面减少了土地水分蒸发量,加上清洗组件带来的水分滋养,荒地日渐披上绿装。
黄河浩荡,奔流东去。传统与新生交织,赋予岸边百姓创造更好生活的动力。(记者 张龙)
174公里的“惊鸿一瞥”
一路奔腾的黄河,在川西北“一闪而过”。相比于5000多公里的总长度,流经四川的黄河干流仅174公里。但母亲河的“惊鸿一瞥”,滋养了1.87万平方公里土地的美丽富饶。
晨光熹微时,雾霭铺在辽阔无际的若尔盖大草原。落日余晖中,金色洒满荡气回肠的“黄河九曲第一湾”。和母亲河千姿百态之美相呼应的,是日新月异的生活。
若尔盖湿地上,散落着大大小小的高原湖泊。它们是黄河上游天然的“蓄水池”,为黄河提供远行的力量。花湖是其中的一颗高原“明珠”,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向沼泽要牧场”,到近十多年修建生态堤坝将湖水牢牢锁住,湿地面积增加超过两倍。做了多年生态管护员的如科夫妇,在这片土地上精心守护着高原“精灵”黑颈鹤。
沿着黄河干流方向溯河而下,沿路可见为路旁废弃矿山盖上的“被子”——椰丝毯。这种由椰壳纤维加工制成的毯状材料,能有效缓解溅蚀、抑制水土流失。一株株草种从椰丝毯织成的小方格中破土而出,长成草原的绿色希望。
在白河汇入黄河的唐克镇,“亚一则则”(藏语,意为“吉祥娃娃”的玩偶)身着特色民族服饰,从黄河畔走向世界。它们是当地妇女增收致富的“吉祥娃娃”。
行走在这短短的174公里,母亲河的“惊鸿一瞥”,仿佛是在无边绿翠上勾勒出的轮廓。河道蜿蜒回转,宛若一条丝帛飘向天边。水天一色,光彩粼粼,留下一幅生态长卷、一首生活诗篇。(记者 王曦)
“花儿”与牛肉面
“左面是黄河嘛噢哟,右面是石崖嘛噢哟……”
高亢嘹亮的“花儿”,广泛流传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地形中间高、四周低,虽有黄河、洮河、大夏河环县奔流,但县域内绝大多数地方人畜饮水都曾是“老大难”。可以想见,当年牵着毛驴跋涉几小时只为取几桶水的人们,见到黄河时心中是何等喜悦,或许只有扯开嗓子吼几声“花儿”,才能一唱为快。
而在临夏州永靖县,黄河呈“S”形流经,形成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三大峡谷景观,当地人称之为“黄河三峡”。旖旎的黄河风光、灿烂的黄河文化,都是“花儿”歌唱的主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河之滨的兰州,是一座被牛肉面叫醒的城市。日夜奔流的黄河水与鲜香劲道的牛肉面,是兰州人生活的日常,也成为人们了解兰州的名片。兰州的大街小巷,遍布牛肉面馆。每当饥肠辘辘时,牛肉面总会映入你的眼帘。
对于食客而言,耳熟能详的就是牛肉面“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而在牛肉面从业者眼中,兰州牛肉面不仅是一碗面,更是汇聚甘肃黄河流域特色物产和厚重文化。西北特色的牛肉和甘肃地产的小麦、辣椒、花椒等物产融汇其中,才煮出这碗独具特色的兰州牛肉面。
“花儿”与牛肉面,是我在这次黄河调研行中,凝望母亲河的两扇“窗户”。一首“花儿”里,有黄河的深情;一碗牛肉面里,有黄河的味道。大河奔腾不息,滋养万物,热情奔放的黄河儿女也用他们的方式品着黄河滔滔,伴着岁月悠悠。(记者 多蕾)
“像养活一个孩子一样种活一棵树”
“像养活一个孩子一样种活一棵树。”采访时听到的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细品,是宁夏人为种树付出的辛劳和对植树成林的期盼。
地处西北的宁夏干旱少雨,一句“天下黄河富宁夏”,道尽黄河之于这片塞上山川的重要性。这些年的大保护大治理,正让绿色成为宁夏的新底色。
黄河穿城而过的宁夏中卫,紧邻腾格里沙漠。在离中卫市区大约10公里的一片湖泊附近,我看到了沙漠边缘。地面上一眼望不到边的麦草方格像一张大网,网格内每隔几米便栽着一棵树,整片区域绿意盎然。
在沙漠种树难,首先要一平方米一平方米地扎起麦草方格,锁住肆意流动的沙丘,再向草方格里播撒草籽、栽植树苗。由于水分蒸发量大,刚种下去的树苗容易因缺水干枯。为了锁住地表水分,在部分区域,工人们甚至要在树坑里覆上农用薄膜。
宁夏三面环沙,在有的地方,沙漠离黄河很近。治沙和造林既关乎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也关乎黄河安澜和流域生态环境安全。近年来,越来越多绿色出现在宁夏大地上。在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数十万亩戈壁荒滩变成了葡萄园;渝河、葫芦河等黄河支流水清了、岸绿了,群众有了更多亲水空间……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吹沙子走,抬脚不见踪。”风大沙多的景象正在远去。这片土地上,更多的绿色正点染山川,扮靓城乡。(记者 靳赫)
丰年里来夸河套
“软格溜溜的油糕,胡麻油来炸。吃上磴口的花莱士,保管你们不想家。鲜红鲜红的枸杞,房顶上晒……”听一曲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广为流传的民谣《夸河套》,浓郁的乡土味唱出河套人对家乡物产丰饶的自豪。诗人臧克家也曾写道:“富庶的河套,是黄河所给的一点甜头。”
河套因何而富?首先得益于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河套平原属于典型的黄河冲积平原,是一块天赐沃土。黄河贯穿其境,提供了丰足的灌溉水源,再加上河套地区地处北纬40度附近的“黄金种植带”,很适宜农业发展。
河套的富饶,并非全然靠天吃饭。自秦汉起,河套地区就开始引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新中国成立以来,这里建起了包括三盛公水利枢纽、总干渠、总排干等在内的“一首制”七级灌排配套工程体系。如今,河套灌区已是名副其实的“塞外米粮仓”和“草原上的菜篮子”。
此次调研行,我还听到许多关于这里的好消息:北斗导航播种、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农业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实现了从种到收的高效管理……
先辈们开发建设河套地区的身影虽已远去,但是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干劲,仍在激励河套人民接续奋斗。今天再听《夸河套》,不变的乡土味中,悄然增加了新的时代内涵。(记者 恩浩)
沿着黄河,追寻文明的印记
为何“黄河之水天上来”?如何“奔流到海不复回”?
从西安出发,顺着沿黄公路一路向北,随着不断走近黄河,我逐渐感受到母亲河悠远厚重的文化魅力。
一幅幅多彩多姿的文明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在沿黄公路沿线,有“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的西岳华山,有历经百年风雨至今仍在使用的清代粮仓丰图义仓,还有“势似鸣雷奔似马”的壶口瀑布……它们如颗颗宝石点缀在黄河岸边,诉说着连绵不断的黄河故事。
从中,可以看到过去的黄河: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气候湿润宜人、动植物资源丰富,适宜远古人类生存繁衍。这里记录下华夏先民辛勤劳作、繁衍生息的峥嵘岁月。
从中,可以感受今天的黄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让黄河沿线生态保护取得新进展,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黄河安澜的千年期盼正在成为现实,黄河沿岸的文化遗存在保护中绽放光彩。
从中,可以畅想未来的黄河: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和科技赋能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黄河的故事奔流向前。
在一次采访中,黄河岸边的百姓深情吟唱起黄河民谣。那真诚的目光、质朴的笑容让我明白,黄河奔腾在中华大地上,更流淌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记者 杨一苗)
他,在石头山上种树
金秋时节,行走在吕梁山区,黄河岸边一派生机勃勃。在这里采访,我结识了一位老“造林人”,他叫张绳顺,今年53岁,是山西临县林业局正高级工程师。1992年,张绳顺从山西农业大学林学专业毕业后,回到家乡从事造林工作,一干就是31年。
临县所在的吕梁山,属于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严重。当地人说,二三十年前,这里满眼是荒山,刮大风时黄沙漫天,下大雨天后满地黄泥。张绳顺记得,他刚参加工作时,黄河两岸映入眼帘的是零星的枣树,“感觉特别荒凉”。让荒山变绿的想法,那时就在他心里扎了根。
临县石质荒山多,土层薄,为了让石头山种上树、种活树,张绳顺和大伙儿想了各种办法。他们用碎石垒坑填土,保持水土,提高成活率。遇到陡坡,还得用吊绳运送树苗,从落差上百米的河里抽水浇树……
三十年如一日。张绳顺每天早上七点工作,常常忙到晚上八九点。他不是在办公室做造林规划、树种研究,就是实地查看造林效果。他说,黄土高原造林是一项技术活儿,必须实地提供指导,让老百姓第一能懂技术,第二知道怎么具体实施,应该注意些什么。张绳顺在工作中总结推广的黄土高原抗旱造林实用技术,在临县及周边县区推广,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巩固了造林成效。
如今,在山西,一条纵贯南北的“绿色走廊”日渐清晰,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肉眼可见地变好。张绳顺的故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黄河沿岸,正是一代代造林人的努力,让我们有幸感受黄河岸边的巨变,更让我们坚信,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会越来越好。(记者 魏飚)
一条大河,回看远眺
时隔七年再写黄河,落脚点放在了文化上。
身处书写了半部中国史的“九州腹地”,同时也是黄河流域的中原腹心,我们希望呈现历史上黄河与中华文明的关系,以及它如何深刻地影响当下。
而在2016年,我们的《黄河安澜70年》,侧重点在于黄河如何实现从“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到伏秋大汛岁岁安澜。
短短七年,似乎已走出去很远。“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理念引领下的河清海晏,给了我们底气。而今,人们不断增强的对中华文明的认识认同,以及各地赓续中华文脉的生动实践,是我们下笔的动力。
行走在中原大地,时刻能感受到根与魂的力量。黄河泥沙造就的膏腴之地上,长出了中华文明的主根主脉。8000年前裴李岗遗址的米、粟,5000年前仰韶村遗址的彩陶,3800年前夏都二里头的绿松石龙形器,3300年前殷墟的甲骨文……“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在这里有着具象而完整的诠释。
作为观察者、记录者,也能轻易捕捉到赓续传承的细节。比如当小吃街的灯光映照在3600多年前的郑州商城城墙上,当游客在开封城内品茶闻香效法古代四闲生活,当汉服爱好者在洛阳打造的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历史……
从街头擦肩而过的异国面孔,联想到千余年前,洛阳作为“国际性都会”的包容气度;身边各类创新创造异军突起,又引起我们对铸铜冶铁等历史上创新之举的追思与遐想。
如专家所言,中原腹地深刻而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回看走过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正是这些感触,促使我们把对黄河文化的理解与表达置于更大的时空和主题——大河奔流,惠此中原。(记者 双瑞)
新“黄河谣”里的滩区之变
万里黄河,从山东入海。大河尾闾处,黄河三角洲湿地芦苇摇曳。一阵风吹过,群鸟飞向天空。
过去,这里饱受流路固化、河床下切、土壤盐渍化、植被退化等问题的困扰。而今,河流与大地慷慨地回馈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努力。
沿着黄河三角洲溯源而上,便来到黄河滩区,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片黄河主河槽与防汛大堤之间的地带,是行洪、滞洪、沉沙的必备场所,也是滩区群众的家园。但黄河“善淤、善决、善徙”的习性,曾带来频繁水患。以往,黄河滩区的房子不断重复着“淹没—倒塌—重建—淹没”的轮回,百姓将之概括为“三三宿命”: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现在,这里的一切都已经大变样了,安居乐业成为滩区群众的现实生活。
旧时“黄河谣”,人们在歌里感叹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带来的苦难。新“黄河谣”,则唱出滩区人的无尽喜悦:金河滩,银河滩,黄河两岸新家园;美好的生活,脚下的路,甩开膀子干……
大河奔腾不息,文化馥郁芬芳。更多的黄河故事,等待我们去书写。(记者 邵琨)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城篇”即将开启,敬请期待。
策划:南辰、黄小希
统筹:陈知春
海报设计:赵丹阳
来源:新华社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