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起,芦苇摇曳,水鸟展翅飞起又落下,激起片片水花。山东聊城位山黄河公园的这幅景象,宛若江南。
对于家门口的变化,今年45岁的顾官屯镇莲湖新村党总支书记李尚龙感慨颇深。他说:“我小时候,这一片就是‘沙窝窝’,风一吹沙土漫天,睁不开眼、张不开嘴。村里流行着一句顺口溜:‘关上门、闭上窗,不误晚上喝泥汤’。”
位山灌区始建于1958年,是黄河第二大、山东最大灌区。60多年来,灌区引黄河水610亿立方米,为聊城及周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水源保障。然而“引黄必引沙”,大量泥沙淤积形成了占地3.5万亩的沉沙池区,涉及聊城5个乡镇、约8.6万人,不少群众因沙致贫。
2016年以来,聊城制定位山灌区沉沙池区生态改善和旅游扶贫开发规划,统筹改善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成60.3公里的柏油道路和26座大中型桥梁等,结束了这里几十年不通公路的历史。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昔日的沉沙池。(受访单位供图);下图为如今的位山黄河公园,新华社记者张力元摄。
位山灌区管理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会忠说:“我们依托占地5000多亩的东沉沙池1号池及周边区域,建成3A级旅游景区位山黄河公园,兼顾了沉沙输水、游览观光、娱乐运动等功能。2018年至今,游客量达150余万人次。”
与好风景一道而来的,是群众的好日子。
“以前种啥也不活,天天守着地发愁。现在地肥了,小麦亩产1300斤,我还可以到公园里打工,一个月多挣三四千块钱呢。”莲湖新村村民王立凤说。位山灌区探索出黄河下游沉沙池区泥沙高地覆淤还耕技术,通过把池区清淤堆积的泥沙平整成高地,达到设计高程后,覆盖原状土,并配套水利基础设施还耕于民,让泥沙变成良田。
这是聊城市顾官屯镇莲湖新村的研学基地。新华社记者张力元摄。
灌区还按照“能绿则绿、宜林则林、适树则树”的原则,建起近2000亩防风固沙林、640亩水土保持林等,形成防风固沙屏障体系,一些村庄的“绿叶子”长出了“红票子”。
走进位于西沉沙池中心的于集镇太平新村,恍若置身森林。村党总支书记周润秋说:“全村70%以上的面积被树木覆盖。从治沙到致富,多亏了这些树。”
多名专家为太平新村发展林间种植提供技术支持,村里逐步发展起林下经济,地下养金蝉、地表种耐阴蔬菜、地上养食用菌……林地亩产值达4万元。
村民周脉双说:“一到周末和节假日,就有城里人到我们村露营、采摘,村里热闹得很,我们的农产品根本不愁卖。”
近年来,位山灌区积极实施渠道两岸护坡绿化、绿化景观提升,打造“一段一特色、一处一景观”的滨水观光带,建成百余公里防风固沙生态廊道及位山灌区历史陈列馆。
记者在陈列馆看到,一张张照片记录着灌区巨变,而这两年的照片中,绿色成为最鲜明的底色。(记者张力元)
来源:新华社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