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贵州省联合调查组发布了六盘水市水城区马某某伊案的调查处理情况通报。
据通报,贵州省成立了由省人民检察院牵头、省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进行了全面调查。针对马某某伊等所涉刑事案件,检察机关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认真听取了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被害人意见,对在案事实和证据进行了全面审查。
通报认定了马某某伊等5人和屈某东等10人的违法犯罪事实,综合考虑其违法犯罪情节和认罪悔过态度,对上述5人作相对不起诉处理、10人作法定不起诉处理。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相对不起诉,又称酌定不起诉,是指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法定不起诉,又称绝对不起诉,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适用多种情形。
据当地此前通报,2022年10月,马某某伊为讨要有争议的工程款,雇佣他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2023年9月以来,马某某伊等人编造虚假信息,安排和雇佣他人在网上恶意炒作、在公共场所张贴不实大字报和抛散传单。因马某某伊等人的行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和寻衅滋事罪,2023年11月公安机关依法对马某某伊刑事拘留,同年12月27日对其依法逮捕。
彼时,该案一经报道便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在事实拼图不够完整的情形下,各类网络传言也一时甚嚣尘上。很多人对马某某伊的遭遇表达了同情,纷纷质疑:逮捕马某某伊,是否符合法律精神与法律原则?这属于依法办案还是刻意打压与地方政府有矛盾的民营企业?面对这些疑惑,需要一个客观、权威、公正的调查予以解答。
现在,提级调查的结果显示,马某某伊等人在表达诉求的过程中,的确存在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司法机关考虑了涉案人员违法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社会影响,及被告人的主观恶性等因素,作出了不起诉的决定。
应当说,这样的处置结果,是在既有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坚持了宽严相济、法理相融的理念,力图让此事的处理结果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其既把准了法律该严则严的“尺度”,又饱含了司法当宽则宽的“温度”,体现了全面准确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当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这也正是法治文明的内核。
值得注意的是,此事在引发舆论关注的过程中,民营企业以及民营企业家也一直是公众关注的高频词。因此,当地有关方面的做法,其实也是从司法层面坚决维护“两个毫不动摇”的具体体现。
综合来看,在对马某某伊一案的依法处理中,人们既看到了对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的依法平等保护,也看到了贵州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积极作为。通报显示,马某某伊承建的10个项目中,目前已经有7个项目的工程款全部支付到位。另外3个项目,部分款项因涉及纠纷,仍处在民事诉讼程序依法审理之中。期待当地能够尽快解决这些遗留问题。也更期待,接下来有关方面拿出最大诚意,出台切实举措,促进当地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一个社会中不可能没有矛盾和纠纷,关键是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和纠纷。法律是各种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各类社会矛盾的化解器,利用好法律对处理这些矛盾和纠纷而言至关重要。而作为我国司法实践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旨在通过灵活而精准的法律适用,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也因此,只有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方能让相关案件的现实效果最大化。
来源:新京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