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2日,这个一年之中的“最长日”,恰逢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的时间节点。
十年一瞬,但大运河已是今非昔比。在沧海桑田的历史感之外,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运河画卷,更加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在江苏这个运河“原点”省份,苏州古城、无锡清名桥、扬州三湾等文化遗产点,成为大运河保护和传承的典范之作。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古人的话,精准概括了大运河的价值。大运河之美,既在于厚重的历史人文内涵,也在于实用功能的运用和提升。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考察时强调,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两次讲话,遥相呼应,激荡人心。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带给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以深刻启示。这一重要讲话清楚地表明,物质传承和精神传承、保护利用和文化弘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书写“千年运河”新篇章,唯有以此为科学指引。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古人的浪漫映照着历史的长河,在今日更显出人与河流的相互依存、相互成全的内在联系。“汲古润今”成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最大亮点,大运河从历史深处蜿蜒而来的河道,成为我们赖以升华的精神“原点”。
换言之,对现实实用功能和精神图谱的双重涵育,是大运河这十年之间焕发新生机,展现恢弘气势的内在原因。
千年运河,澎湃如昨。790公里的大运河江苏段,至今千里赖通波。行船为远方,飞鸟为诗画,这是水运畅通的直观场景。2022年4月28日,借助南水北调工程供水,京杭大运河实现近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这个标志性事件,让千里大运河再次成为一个牢不可分的整体,“君住运河北,我住运河南”不仅在精神空间完成一场共鸣,亦在物理层面实现多线融通。而这一事件,是十年来系统治理、呵护大运河的一个缩影。此间,江苏围绕大运河率先编制出台全国首部地方性法规,出台江苏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1+1+6+11”规划体系;常州深入开掘大运河沿岸工业遗产“文化富矿”;扬州推动三湾古运河生态保护,将一片疮痍变为满目秀丽……堪称范例。
千年运河,文运隽永今胜昔。如果说,古大运河就是一部充满文化气息的璀璨大书的话,那么,在今天,大运河这一“流动的文化”正在进入“丰水季”“爆发季”。例如,近期,为致敬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大运河全流域考古成果首次集中亮相,呈现出大运河文脉的深厚枝蔓。近年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隋炀帝陵遗址博物馆、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等一批博物馆次第建成开放,大型交响组歌《大运河》、歌剧《运之河》、舞剧《运·河》《千年运河》、美术精品创作《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从不同角度展现运河之美,印证着“让古运河重生”的种种努力。
归根结底,大运河正在进行一场全方位、全时空的“脱胎换骨”。这项前所未有的工程,源于历史,面向未来。这是大运河的幸事,也是人民群众的幸事。
过去的“十年”已是新的出发点。
大运河奔腾不休,大运河里的荣光和希望生生不息。期待新的十年,通过水运和文运的双线发展,通过“只争朝夕”的科学治理,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更多的幸福、进入更多的佳境。
现代快报/现代+ 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
来源:现代+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