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通讯员王力书 胡寄山
她远离故土,扎根异乡,用爱为农村孩子点亮知识的明灯,开启一扇扇人生理想的大门;她深耕讲台,播撒热血,用激情为乡村教育撑起一片亮丽的蓝天,抒写出一个个感人的教育故事。她就是新化县白溪镇清塘小学优秀青年教师——赵名儒。
立志为师,扎根山村乐奉献
一直以来,赵名儒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老师。2013年6月刚刚大学毕业的她报名参加了新化县的乡村教师招聘考试。那年11月,赵名儒如愿来到新化县白溪镇清塘小学上班。刚踏入校园,眼前的一幕幕让她震惊不已:学校条件十分简陋,只有一栋修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的两层红砖瓦房,共八间教室,老旧的颜色和破烂的样子引人注目,窄小的教员室内摆放着一张简易的木板床,顶上挂着一盏摇晃的电灯,四周是纸糊的墙壁与窗户,一个三脚木架子用来摆放洗脸盆和毛巾,窗户下放着一张简陋的办公桌。
晚上,她一个人住在寂静的学校里,久久难以入眠,学校残破的景象反复呈现在眼前,不禁潸然泪下。但一想到临行前父亲的叮嘱:“你一定要好好工作,认真教书育人!”她又坚定了自己最初的选择,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工作中。
精心栽培,爱心浇出幸福花
赵名儒所教班级的学生大都来自附近三个村子,人数较多,其中留守儿童占多数。为教好这些学生,她多方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课余时间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打球,与他们谈心。
教二年级时,班里从外地转来一个叫姓陈的学生,成绩较落后,连名字都写不好,学习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刚来时,在课堂上竟然不落座,坐在第一排的他总喜欢站着。一堂课需要老师反复提醒,下课铃还未响完,便不见了他的人影。赵名儒始终没有放弃这个学生,一方面对他提出严格的课堂要求,另一方面,利用下课、放学等各种时机,手把手教他写笔顺和认字,要求他每天在课余时间能认、能写、能默5个字。日复一日,长此以往,现在的他,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上课坐姿端端正正,字迹工工整整,对老师多了一份敬畏和喜爱之情。
赵名儒对学生无私的爱很快获得了回报。2015年上学期,她怀上了宝宝,学生们更是乖巧听话。每天中午有一个小时的就餐时间,赵名儒偶尔趴在桌上小憩,学生们便很自觉的待在教室里安静地写作业。有段时间,孩子们知道老师吃不好睡不好,便时常从自家果树上摘来鲜果,清早一进教室,就把洗净的李子、橘子、枇杷、杨梅塞到赵老师手里,话也不说就跑开了。
勇挑重担,三尺讲台展风采
2014年上学期,学校安排赵名儒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实行包班教学,同时,她还兼任其它班的英语教学。这样一来,全校学生很快就认识了她。他们下课常来缠着赵老师,和赵老师一起聊天,一起玩耍。这所略显简陋的学校,因为赵老师的到来,显得生机盎然。
赵名儒一心扑在教学上,每一堂课她都讲得激情洋溢,把每一位学生吸引到她的课堂中来,感染他们,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班级学习气氛逐渐浓厚,成绩大幅提升。在2014年上期的全镇毕业统考中,她所教的第一个毕业班语文成绩排名第四,数学成绩排名第六。
之后,赵名儒在白溪结了婚,扎根于此。2015年下期,附近村民得知赵名儒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争相把自己的小孩送到她手上读书,学生人数骤增。原先用来作一年级教室的民房太小,学校进行了几番调整,她一个人将几十张课桌椅来回搬动了好几次。当时,赵名儒已有孕在身,且临近生产,她挺着个大肚子,没有顾及妊娠期的不良反应,依然坚守着三尺讲台。
五年来,赵老师因教学成绩优异,工作表现突出,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三年被评为县优。另有两次评为镇优秀教师,一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五年一校,不因条件艰苦而放弃,百年一业,只因桃欢李笑而坚守。赵老师用大爱做小事,在偏远的山村小学里,抒写出了一个个感人的教育故事。
来源: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