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仲春,微风渐暖,正值春耕生产好时节。一幅幅壮美春耕画卷,正在涟源市湄江镇广袤大地上不断绘就……
“我正在加紧建设一个2000多平方米的钢架育秧大棚,不仅能满足我自己的需要,还可以为其他种粮大户提供代育秧服务。”湄江镇珍珠村村支书李海初高兴地说。
2022年李海初流转并耕作了800余亩双季稻,作为湄江镇耕作双季稻面积最大的种粮大户,他对自己的育秧工作不太满意。采用钢架大棚育秧的话,有出苗返青快、分蘖能力强、育秧规模大的优势,还可以缩短秧苗生长周期。但是苦于一次性投入太大而没有付诸行动。得知李海初的这个想法后,湄江镇党委政府迅速对接上级部门,为他争取到了部分补贴资金,促使他的钢架育秧大棚顺利开建。
为扎实抓好春耕备耕,蓄力赋能乡村振兴,湄江镇党委政府积极对接上级部门,争取政策和资金。还出台一系列文件扶持粮食生产,建立驻村指导员包大户、农技人员一对一技术指导的包联制度,帮助种粮大户解决春耕生产“急难愁盼”问题,助力春耕生产工作有序开展。
“和平村种植双季稻最大的问题是水的问题。”今年新发展的种粮大户,和平村村干部李加强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他早早地就带着镇农技站、水利站工作人员对小型水坝的修建地点进行选址,并计划对渠道进行修缮。“在党委政府支持下,这两年我村大力整治耕地抛荒现象,今年还准备实施一个小水利项目。解决好了水源问题,今年还可以多扩种30多亩双季稻。”
近两年来,湄江镇投入资金400余万元,整治耕地抛荒现象和修缮修建水利设施,耕地抛荒现象得到根本性扭转,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农业安全生产和增产增收保驾护航。同时,镇财政为双季稻种植面积达到3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额外奖补150元/亩,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种植双季稻的热情。
湄江镇近半的区域因为海拔高和缺乏水资源不适宜种植双季稻。为破解双季稻种植面积难题,湄江镇党委政府精心谋划、多管齐下:一是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在全镇主干公路、人员聚居区、粮食主产区等地悬挂横幅30余条。通过村村响、微信群和流动宣传车持续宣传粮食生产相关政策,引导群众“单改双”。二是主动出击动员大户。湄江镇党委书记和镇长多次带队走访,召开座谈会、恳谈会。2023年,在原有的9户双季稻大户的基础上,又发展双季稻大户5户,集中育秧种子到位率接近90%,雁群效应进一步凸显。三是分解任务到户到人。根据各村(社区)实际情况,将今年双季稻种植面积任务分解到村到户到丘块,任务底子进一步澄清。同时精准发放地力补贴等政策性补贴,群众种粮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激发。
助春耕、促生产、惠农民,乡村振兴正当时。湄江镇在党委政府的一系列“组合拳”下,擘画的“禾下乘凉梦”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通讯员 龙腾 彭燕芝)
来源:娄底新闻网
编辑: